Search

保外就醫制度公平嗎?
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新聞稿(20120920)
古謂『蜀道難,...

  • Share this:

保外就醫制度公平嗎?
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新聞稿(20120920)
古謂『蜀道難,難如上青天』,然而,對於在監所服刑的重病清寒受刑人來說,申請保外就醫更彷彿是一條比登天還難的道路。
於北部某監執行之一位高姓受刑人,服刑前已癌末,仍需發監執刑。因罹患鼻咽癌末期需定期接受化療,家屬申請保外醫治卻遭法務部無情駁回。
另在南部某監獄執行之江姓受刑人,因在監作業不慎傷及右小腿引起蜂窩性組織炎,後因治療效果不佳導致腎症狀症候群,現於台中監獄所屬醫院加護病房,昨日發出病危通知,速轉中部醫療醫院,法務部才允許保外就醫,然而,這項遲來的獲准卻已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存活率百分之一,如今只能祈求上天垂憐眷顧,靜待奇蹟的出現…。
上述兩起監獄悲歌,家屬在萬般無奈悲痛的心情之下,只得求助於長期關懷受刑人及弱勢族群的應曉薇議員,請求協助如何維護該有的權益及還給一個公道。
台北市議員應曉薇表示,自民國84年開始從事監所輔導工作,18年來深入各地50多個監院所,輔導人次近30萬。最讓其傷心的是,18年來看到只要是「名人」保外就醫都容易,但是這些「名人」出獄後過陣子又生龍活虎,可是有多少受刑人病死獄中,誰在乎其權益?保外就醫條款,根本淪為「名人」不用服刑的條款。
應曉薇議員,蒙法務部認可,視同政府機關直屬之教誨單位,榮獲擔任法務部犯罪矯正協會理事,為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二十五位理事中唯一非典獄長或所長之理事,並獲頒監所榮譽教誨師。但感慨萬千的表示「人,生而不平等」。
在得知以上二位受刑人的遭遇後,應議員深深為之感觸良多,在協助之餘亦得面對一般民眾對受刑人「犯錯就活該」之觀感。
其實監獄許多受刑人,僅犯微罪,非罪大惡極,也可能因貧窮才無知犯錯,這些受刑人既在獄中深知悔改,其基本生命權應一視同仁被保障。
新聞聯絡人:慶志良


Tags:

About author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是說,泉水乾涸後,兩條魚困於陸地,只能互相以口沫滋潤對方,用最後一口氣彼此幫助彼此繼續存活-----這時,兩條魚不禁憶起昔日在江河湖水裡的自由與快樂,所以一般人在優裕的條件下不應冷漠。
孟子"修天爵而人爵從之"當我們傳送祝福的同時,祝福也將回到您的身上-------
View all posts